今日有消息称,TikTok电商对其跨境店铺进行了调整。 代号“S”(Store的缩写)的项目组正在推出独立运营的“全托管”模式,即商家只负责商品的发货,平台解决运输和货物管理的问题。
此前,业内人士在微博透露,TK在准备全面监控模式之前进行布局调整
同时,今年在美国推出TikTok Shop功能
。巴西、西班牙、意大利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法国和中东等网站尚无明确的启动时间表。
据报道,S 项目能够确保商家拥有更短的销售关系。成为供应商后,角色就比较简单了。您只需将货物发送至TikTok国内官方仓库(首站概率较大)广州)即可。无需前端销售和运营,流程变得更加高效。
关于“S”项目将采用直购还是寄售模式,TikTok电商官方尚未做出明确结论。
为了完成该项目,TikTok原有跨境业务的多名员工被派去支援,部分员工被分配到海外本地销售团队继续工作。 TikTok电商组织架构两个月内微调四次。
逐渐成为“全托管”平台
从亚马逊到独立网站再到全托管,行业潮流引领者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经历着大浪。
在全球数十家跨境电商平台争夺市场的关键时期,全托管业务被视为突围的关键“良药”。这也是内外驱动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一方面,除了产业带数字化现代化的大趋势外,全代管服务似乎已经成为跨境电商平台的标准模式,无论是SHIEN、Temu、Lazada、Shopee , ETC。 ..全部安装即可。
其中,拼多多最具代表性的跨境电商平台特木首次推出的“供应商模式”,短短半年时间就“疯狂”了美国市场。 2023年第一季度,Temu下载量猛增57%,达到1900万次,绝对是第一大APP下载量。在GMV、用户增长、复购率、转化率等方面表现良好。
Temu模式在市场考验中取得巨大成功后,阿里巴巴速卖通和Lazada也相继推出“全程托管”服务。他们的基本逻辑在某些方面非常一致——商家负责产品供应,平台负责所有后续运营。
数据显示,今年3月份速卖通订单量同比增长50%,总用户基数同比增长45%,创历史新高。这与使用完全托管的模型密不可分。
一位基于新模式收到大量订单的卖家告诉媒体:“去年年底,我尝试为速卖通全托管仓库做了200件商品,没想到,短短五天时间,就有了200件商品。”只剩下50余款产品了,自营品牌流量和销量也开始突飞猛进,门店客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7%引入完整托管。”完整的托管模式给了这位卖家信心。根据近三十天的完整托管后台数据,春节期间,我们一次性组织了10000小时的发货到全托管仓库,仓库里的库存在春节前就用完了。一切都结束了。
除了全球速卖通之外,阿里巴巴还在 4 月份向 Lazada 投资了 3.53 亿美元。月底,Lazada 立即推出了同样的全监控模式。因果关系是显而易见的。
还有消息称Shopee 也在研究全面托管服务的细节。卖家可以将运营、物流、售后等环节转移到平台上,卖家自己可以专注于产品供应。据了解,不少菲律宾卖家已经收到Shopee官方的产品搜索通知:“PH VMI全监管模式独立提交”,平台将与卖家共同确定产品的最终价格。
全代管业务的背后是商家和平台的双向选择。 对于平台而言,这考验的是商家的商品能源供应和供应链能力。前台旨在向用户传递高质量发展的平台信号。
TikTok分析师认为,“自主”的简易运营模式将使TikTok能够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、物流和用户体验,这也可以将TikTok的电子商务提升到更高的水平。
然而,机遇往往伴随着挑战。
全监管业务的实施,也对TikTok电商团队现有的产品种类和运营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。用于产品、存储、地基等。相关门槛要求不可低估。尤其是“S”团队采用直接采购模式时,还得承担库存风险。
随着TikTok电商的高速增长,但仍需要不断调整,很明显,未来两类商家将有更好的成功机会:
#
# 其他类型 那些能够在海外本地运营的卖家和品牌,可以直接进行“核心活动”。此类卖家往往可以在海外注册公司、培训团队,但必须精通前端内容制作、流量运营以及强大的本地化能力。
目前,TikTok电商正处于搭建和研究阶段,最终方案还没有100%完成。
一波未平,另一波又来了。 TikTok美国商店尚未全面开业,但日前有消息称将推迟开业。据《华尔街日报》报道,TikTok 正在推迟该购物平台在美国的全面开放。原计划是在六月初推出。
不过,TikTok官方直接否认了这一消息,称,“TikTok Shop在美国的上线并没有推迟。 -商业,我们积极努力,确保电子商务转型是所有社交媒体巨头的必然命运。
支撑着巨大流量的TikTok,现在正在这条路上加速前进。
不难想象,创造了全球数十亿流量奇迹的TikTok与“全托管”电商模式之间的化学反应将充分激发和释放平台巨大的电商潜力。
原创文章,作者:piter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2foreigntrade.com/2023109849.html